首页
产品与服务
服务内容
政企测评
提供政府、企事业单位心理测评
青少年测评
为学校、教育机构提供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
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
情感婚姻
解决性格不合、挽救情感危机
解决方案
行业
司法矫正
针对监狱服刑人员等
戒毒服务
吸毒人员心理评估
妇女儿童
普及妇女心理健康知识
场景
服务管家
专属1v1客户服务体系
公益计划
科技助力社会公益
资讯
价格
政企服务
学校服务
社会服务
下载应用
渠道合作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产品案例
视频帮助
帮助中心
社区
咨询师入驻
父母子女
一朵心芽
更多资讯
父母子女
如何建立明确的自我界限?
如何一步步的清晰和明确自己的界限呢?下面给出了明确自我心理界限的三个步骤,以及实现这三个步骤需要经历的五个阶段。这些步骤,都与原生家庭以及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习惯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整的自我心理界限,必须基于成年人的基础上而建立。因而,树立和明确自我心理界限的过程,也就需要跟原生家庭完成一个“分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年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里,我们需要学习明确区分开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所有物的
2023-04-11 17:26:15
童年,以这5种方式影响你为人父母
1、模仿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一些列好的特质,但也可能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重复自己父母不当的处理方式,比如打孩子这种教养方式。很多父母会为自己打孩子的行为辩护,其中一种借口就是“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对我的”。如果一个人总是模仿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来养育孩子,其实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而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孩子。让这个借口在你这里打住,不要再代代相传。2、反应过度如果一
2023-04-11 17:05:26
五种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
01 过度溺爱:总是让你去做明知不可以做的事,事实上是顺着你的心意去做的。被溺爱的孩子,是任性的,有手段的,听到爸妈说不能时,他就出手段了,父母就给了。自我为中心的,更加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被溺爱的小孩,内心是空洞的。经常用愤怒来控制别人的,所以愤怒很多。对自己说:不能,不行,不可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的,不是跟着我转的。别人也是有界限的。 02&n
2023-03-30 17:20:11
中国家庭问题的根源和出路
1、叛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它告诉你有一些东西需要改变了。这并不代表只有孩子需要去改变,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改变的。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2、大多数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会离婚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处理夫妻间的差异性,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好的婚姻至少你要有一个好的离婚。我们所谓的好
2023-03-27 17:27:07
孝敬父母的四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孝敬父母之身。 身,是身体。 简单来说就是让父母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住的舒服。 父母从小把我们拉扯大,供养我们上学读书,他们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像他们一样辛苦,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富足、幸福快乐。 我们参加工作了,能挣钱了,就要回馈他们。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父母不习惯来城市居住,还住在农村,这些朋友们都是隔三差五地回农村
2023-03-22 15:08:29
“家”于我们的心理意义
"家"字: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在传统文化中,有了住所才能称之为家,而猪是家庭富足的重要体现。由此来看,我们自古就重视家庭的物质基础,有房住有肉吃,便是理想的家庭生活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的心理意义和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对家的心理需求也逐渐被外化。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有房住有肉吃,家有时却并不幸福。归属感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我们都希望在一个群体中被接纳、包容
2023-03-21 17:13:31
为什么说讨好即是索爱?
第一、从字面意思来看,好是讨来的,包括要求别人好好地对待自己。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画了一幅很漂亮的画,会拿到妈妈的面前等待夸奖。如果是一个懂得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妈妈,她会关注到孩子的期待,会停下自己手上的事情,并且摸摸孩子的头,真诚的赞许道:“嗯,画得真棒!”这时孩子肯定是喜悦和满足的,觉得妈妈是爱他的。如果是冷漠或者苛刻的父母,当孩子拿着自己认为很漂亮的画来到他们面前,那么他们会挑剔地说:“嗯
2023-03-20 16:27:28
怎样降低离婚带给孩子的危害
1、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父亲也是如此。2、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如果彼此抱怨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
2023-02-20 16:37:46
父母得体地退场,是一种修养
父母离不开孩子,是父母不愿意成长,不愿意从父母身份毕业。可也有不少孩子,成年后离不开父母,宁愿呆在共生的亲子关系里,也不愿意独立。一方面,他们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让父母伤心,认为自己不孝顺。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以各种方式使自己停留在需要被父母照顾的状态中,来缓解父母被抛弃的焦虑。由此陷入互相胶着、互相“需要”的共生关系:我不离开孩子,是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我不离开
2023-02-09 15:02:23
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的方式
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的方式有哪些?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一样的说法:1、抱怨:“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母亲在我面前总是抱怨一个人带大我多么不容易,养育我多么艰辛,让我感到很愧疚。可是无论我怎么做她都不满意,仿佛永远都偿还不了我欠她的债。这种“道德绑架”逼迫我去努力赢得母亲的谅解,常常感到压力大而焦虑不安。”2、忽视:“他们都是极度自私的人,父亲只顾和朋友喝酒,母亲只顾打牌,从来不关心我的生活。从小到大,都是
2023-02-06 13:15:38
322 条记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分类推荐
全部文章
官方动态
父母子女
人际关系
产品案例
亲密关系
能力提升
情绪困扰
热门推荐
09-28
胡鑫宇系自缢死亡,青少年心理健康再次引起关注
09-27
你家的孩子叛逆了吗?
09-28
色彩心理学让你全方位了解你的孩子
09-28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上学障碍?
09-25
给考生调节心理状态的五点建议
09-28
如何引导自暴自弃的孩子重拾自信?
09-28
如何调整抑郁情绪?
09-28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办?
09-24
认识考试焦虑情绪
09-28
请不要再肆意批判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