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态是如何形成的?

2023-04-14 17:13:49462 阅读

花园里奔跑着的孩童,在他摔倒的第一时间里,总是惊讶或好奇,他们抬起头来确认有大人在身边,然后放声大哭。这时候家长会将孩子抱起,给予安慰和抚慰。再小的孩子也知道,受伤是获得额外关爱的机会:我受伤了,你要关注我,你要做点什么来补偿我。而老一辈通常遇到孩子摔地除了安抚孩子并且把摔倒的责任归根给其他人事物,导致孩子更加在心理上确认自己是受害的一方。

在学校里,如果他人伤害我们,老师也会让那个人向我们道歉。遭受到痛苦或是不道德、不公平的待遇时,应该被纠正、被弥补——这是我们从小就根深蒂固的观念。

我们在幼年时不自觉习地“处在受伤的位置,让自身获得好处”的这些观念,它所带来的行为模式也伴随着我们成长。但成年之后,我们不再需要他人来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干预和帮助。

如果我们心态没有成长到“为自己负责”的状态下,受伤就想要找他人来“顶罪”,就会演变成受害者心态。

大家身边都会存在这样的人:

工作做不好,抱怨老板不赏识、不提拔自己;

和伴侣的关系一团糟,认为都是对方的错,对方不理解不体谅自己;

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害得自己这么操心焦虑;

感觉周围一切的事都不顺心,老天总是跟自己作对;

自己迟到错过了末班车,都能找到无数的理由是他人或者外界的错....

受害者心态会带来哪些好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受害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同情。

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起,每个孩子就知道如何通过自己受到的伤害来获取养育者的关注和补偿。长大以后,我们甚至会替自己创造这种被伤害的感觉,来寻求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和情感赔偿。

我们渴望获得他人的注意力和关心,让自己不必为人生的失败承担风险,不必背负心灵成长的重责。

并且,一个站在受害者角度的人,仿佛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都是别人的错,获得始终“我是对的”的感受。

这些暂时看起来,仿佛真的是好事。但是,时间一久,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也许会越来越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ofeet@yiduoxiny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